理论学习《贤文化》(二)
发布日期:2019-10-22 13:47:31 作者:新南幼儿园

让我们从它的源头来理一下。

贤文化的"贤"字左上角是两竖,其实最早是个"臣"字,当时的臣是臣民、民众的意思,右上角是个"又"字,"又"字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下半身,下面是个海贝的"贝"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臣民们在弯腰拾贝"或弯腰拾贝的人,为贤。

古人为什么要这样造这个"贤"字呢?

《奉贤与货币起源》的研究认为:它的背景是这样的。因为造这个字的人是一位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华夏部落帝尧的小女儿,她叫女匽。屈原在九歌中称她为"湘夫人"。当她嫁给奉贤人典龙后回家省亲,看到当时海滩上人们在弯腰拾贝,有感而发就创造了这个贤字。

从"贤"字在民众中的日常使用看,见贤思齐的用法最为普遍。

从贤的核心价值来看,最有力量的要数上级选干部的"选贤任能"的做法。贤显然就是好的,而在好的中要用有能力的。这又是一种引伸。但与女匽的本意方向是一致的。

这样,贤文化其实不是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现象,而奉贤作为"贤"字起源地,则更加的希望它能成为一种能够特别催动奉贤人向前的标志,并具有类信仰的精神力量。这应该就是所谓"贤文化"要表达的意思吧。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奉贤区新南幼儿园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58 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西渡街道扶港路445号  邮编:201401  

电话:021-67155703  传真:021-6715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