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四史”是指: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最近通过“四史”,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想。
通过学习“四史”,我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历经挫折,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通过学习“四史”,我知道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百年巨变,中国共产党始终扎根人民之中,不脱离群众,重视群众基础。历史告诉我们。倘若在政策等各方面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必然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等指导思想都体现了人民旨归的价值导向和立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迎来改革开放辉煌。
通过学习“四史”,我看到了开放包容的国家“性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开放包容的良好社会风气。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诸多国际合作、会议的举办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一国两制”、“自治区”等政治方针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兼容、谦和的中国形象。我们一直致力于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展现了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彰显了计利天下的大国担当,传递了响亮的中国声音。
学习“四史”应当以史为鉴,正衣冠、明事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中国的年青一代我们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坚守我们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