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建构案例:《我们一起建高楼》
陈丽
背景:
这几天一直在研究各种各样的房子,在开展建构游戏时,孩子们自发的生成了主题——《有趣的房子》,康康和涵涵用木头积木在“搭高楼”。当木头积木搭建到比较高时房子就哗啦啦到了,他们互相埋怨起来。
实录:
康康说:“都是你没有把木头积木放稳。”涵涵说:“是你自己没搭好。放好后你还一动一动的,房子当然要倒下来的!”游戏在他们的互相指责中停止了,还惹得旁边的悠悠跑来告状:“老师,他们吵架了!他们搭的房子也倒下来了”。见此情形,我走过去问:“你们不是在搭高楼吗?那怎么吵架呢”
他们一起说:“我们搭的高楼太高了就倒下来了。”
“哦,那你们想一想高楼为什么会倒下来?”
他们互相看了看没有回答。 “工人叔叔造房子砌墙时是怎么做的?”
康康:“是把砖头一块一块靠紧在一起”。
“每面墙是一样高的吗?”
“是一样高的”。
“对啊,这样的房子才平稳结实。”
他们一起说:“对呀,刚才我们建楼时木头积木不是一样高的,有的长有的短,所以会倒下来,这次要选一样高的积木。每块积木也要靠紧一些”。涵涵说:“我们再来盖高楼,好吗?”于是,他们又很用心地搭建起来。
在搭建到第三层时,高楼有些摇晃,他俩吓得不敢再搭下去了,于是我又在旁边一直鼓励他们:“别紧张,小心点再试试看,能不能把楼房搭得再高点呢?”,在我的鼓励下,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成功地搭了一幢五层高的楼房,他俩高兴的又叫又跳。“哇,我们胜利了!”
反思:
中班孩子年龄小,在游戏中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出现问题时不懂的寻找原因及解决办法,他俩在建构“高楼”时,由于积木高矮不等重心不稳,所以倒塌下来。我作为游戏的观察者,也作为参与者,灵活把握与幼儿的互动时机,加入到游戏中。
通过语言、行为上的提示,推进了游戏的开展,并且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策略:
另外,游戏中老师同时也是一个指导者,当孩子们因无能为力而丧失信心时,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孩子们的信心又激起时,教师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说教师的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各自体现着不同的作用。间接引导更多地给予孩子主动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孩子思考的更多,更广。
感悟:
建构游戏是一种有创新精神的活动,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才能激活幼儿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与从事创新活动的愿望。游戏中要鼓励幼儿有事互相商量,共同想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幼儿思维特点,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建筑图片、照片、书等材料,供小朋友们欣赏、观察,使小朋友对一些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建筑活动提供素材,为再创造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