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案例:《我们会商量》
程思佳
背景:
近期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些孩子会有多人协商的行为发生,之前孩子两个人互相协商比较多,没有出现过多人协商活动的现象。所以在今天区角活动中我重点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建构区的幼儿是否有多人协商行为发生,是如何发生的。
实录:
今天的区角活动开始了,介绍完今天的新玩具之后就请孩子们自由选择区角进行区角活动。通常选择建筑工地的总是男孩居多,今天倒是男孩女孩对半开。平时对建构区兴致缺缺的女孩儿今天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今天在建构区总是四个孩子,小戚,晨晨,咏怡和久意。本月我们开展的主题是《我们的城市》,所以本月建筑工地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城市。两个男生和两个女生来到建建筑工地以后没有马上开始行动,而是四个人围在一起讨论。看到四个小朋友讨论的很好,我在旁边观察他们的讨论过程,没有离他们很近,而是站在旁边听他们是怎么分工的。在这四个小朋友中,久意是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很明显在分工的时候久意就占了主导。
“我来撘房子,小戚,你去搭马路吧。”久意给还没想出来要做什么的小戚安排了一份任务。而晨晨和咏怡还没等久意说就自己找到了做的事情。晨晨平时就是个机灵鬼,他看到旁边篮子里有许多小动物头像,他就走过去把篮子拎出来说:“老师,我要搭一个动物园。”我笑着赞成他的意见。咏怡就在旁边帮久意一起搭房子。晨晨则在马路旁边开始搭动物园。小戚搭完马路之后看着光溜溜的马路,似乎不太满意,他就拿起积木在马路边上搭起了一个个柱子。柱子上面还放了一小块积木。旁边晨晨说:“你这个是什么,我们在搭马路。”小戚说:“这是路灯。晚上路边很黑,我撘一排路灯。”看来小戚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等到区角活动结束时,我把建筑工地的作品拍下来放在电脑上面,小朋友们看到同伴的作品都发出“哇”的声音,四个孩子也积极举手,都想要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也能够顾及到同伴之间的关系,所以三四个人一起合作是完全可以尝试的事情。而建构区活动一个人往往因为时间不够,在活动结束时往往都没成品,但是合作以后就不同了。几个人一起分工,这样同样的时间却可以有较完整的作品。每个幼儿都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能力强,喜欢主导,有的孩子则有很好的合作协商能力,这在建构活动中就尤为重要,今天的组合有一个机灵鬼,一个组长,两位辅助人员,两位辅助的小朋友都是很细心的幼儿,他们往往会看到细节,所以区角活动之后的作品也很棒。
策略:
1、过今天的区角活动,我发现除了教师拍摄的照片以外,没有什么记录下来的东西,所以在建构区我投放了记录笔和纸,可以供幼儿记录和设计。
2、久意是能力很强的孩子,他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商量,老师全程没有介入到最后四个孩子也能搭建出优秀的作品。如果是能力一般的孩子在一起时可能不知道要怎么协商,协商的方法和内容是可以在集体讲评中给予幼儿讨论和总结的。
感悟:
平时对孩子总有些不放心,今天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可能在他们商量之初就会介入孩子的讨论,很想和他们一起讨论他们今天搭什么。不过今天我反复提醒自己要静下心来等待,虽然四个孩子讨论的时间很长,区角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讨论,不过最后他们很好的协商合作,合力完成了建构作品。在工作中往往是老师的心急,帮孩子做掉了很多事情,从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我要多提醒自己,不要着急,静待孩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