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这几周我们正在开展《我们的城市》主题,对于建构活动来说,正好是最能反映孩子们的社会经验与主题开展的效果,同时也能丰富孩子的建构经验,让孩子们的建构作品呈现更多。大班建构室积木种类与数量更多,也更适于孩子们进行城市主题的建构。
实录:
到了建构室后,乐乐走到清水积木区,他拿出了一些长方形的木块,首尾相接的排成一排,然后左右两边也竖起一些小木块,排好后他站在旁边大声喊:“有没有人来走走步行街,现在是免费开放的。”小可听见后跑过来,在“步行街”上走来走去,一会就把“步行街”给走歪了,乐乐看见后让小可下来说:“现在的步行街已经不能走了,路都坏了,我把它修一修变成汽车走的路,我们不能在这里走路了。”然后又喊道:“谁来帮我一起修路啊,我的汽车道坏了。”
这时小邱听见了,走了过来,说:“我会修路,我来帮你一起弄。”于是,小邱到另一边的智高积木区找了一把“螺丝刀”,还拿了一些“钉子”和“螺丝”,当作修路用的工具,他抱着这些走到要“修路”的地方,然后又拿出来几块长板木条,半跪在“路”前,这敲敲那敲敲,用手把木块前后相接摆放整齐,然后在本来的木块基础上又叠上了他之前拿出来的那些长条木块,又继续在这些木块上将一些较短的木块竖起来摆在上面,最后将木块架空,这时一个长长的两层道路出现了。“终于修好了,乐乐你们快来看,我修了个高架桥,两层的。”乐乐听到了马上走过来,旁边的小朋友也被小邱的高架桥给吸引过来了。乐乐接着拿了一些木块,继续在高架桥后面搭起来,还找来了一个半圆形的积木,他很快把直的高架桥造出了一个弯道,然后小邱在高架桥一边斜放了一个木板,看到小邱这么做,乐乐也在他的弯道旁边放了一个斜木板,用手做了一个开车往下的手势,然后他和小邱拿了一个小积木块,在他们的高架桥上开了起来……
分析:
这次建构是基于主题开展建构——我的美丽城市。孩子们经过讨论后,想到了很多熟悉的地方:有西渡公园、有超市、欢乐世界、溜冰场等等。而且都有自己的搭建的任务,游戏中能够互相合作。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乐乐和小邱都是动手能力强、有想法的孩子,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吸引其他幼儿加入他们的游戏。《指南》的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的目标2中指出:5-6岁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乐乐在看到小可把自己搭的道路走坏了以后,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发生冲突,而是想出来把人行道变成机动车道,还叫来了朋友一起帮忙修路。
策略:
1、给予肯定,鼓励两位幼儿的合作表现,提高其搭建兴趣。
2、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合作的方式,支持鼓励孩子参与合作游戏,与同伴共同成长。
3、运用多媒体手段记录幼儿游戏过程,和其他幼儿一起交流分享,引导幼儿懂得在游戏中商量沟通,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效果:
在小邱的帮助下,建构活动进行地很顺利,而且还出现了不一样的建构作品,搭建方式更多,看到小邱的搭建,乐乐也模仿学习起来。所以同伴间的合作在建构游戏中很重要,对幼儿的能力有提升作用。另外,这两个孩子在建构技能上已经能达到大班的水平,能出现连接、架空等方式,生活经验在游戏中的再现也很明显,比如“步行街”、高架桥的“转弯”等。
感悟:
我认为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方式,帮助幼儿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比如,可以增加任务书,幼儿可以直接参照任务书的内容,更加直观地进行分工合作,有利用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帮助行为。其次,幼儿之间的交流语言比较单一,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沟通,游戏中的交流也可以让幼儿学到同伴间好的合作经验,从而提高合作技能。